最初,与证券时报结缘,始于十多年前,彼时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忙于IPO。后来,到了深圳,居然机缘巧合地有幸成为证券时报旗下的一名员工。

  今年七月的某一天,从香港回深圳,约了时报的两位编辑老师见面。在报社办公室走廊,被一个容貌姣好的姑娘叫住,她颇有礼貌地问我是哪个部门的,我说此前曾是时报的员工,现在已经不是了。她问了我姓名、曾在哪个部门工作、来找谁、是否已经预约?我一一作答,并告诉她已经见过面了。想想,颇有些“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感觉。

  事后一想,我是被那位姑娘的问题带入了情境,我也可以这样回答,我是时报的专栏作者,来拜访编辑老师。

  三年前,我因为偶然和一时兴起而在时报开辟专栏。这缘于我去香港一间知名小学的开放日参观,内心深受震撼,于是在时报专栏发了一篇关于香港教育的文章。彼时,初到香港不久,“内卷”尚未流行。时至今日,陆续发表了三十多篇专栏文章,其中一些也还算不上成熟。在此要由衷感谢时报的编辑老师们英雄不问出处,只关注文本价值和思想逻辑,而非其他。

  某晚,一时兴起,翻看了一遍时报所有的专栏作者,其主要是由以下人群构成:证券时报记者、海内外知名高校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家/博导/学者、监管机构前领导、交易所部门主管、证券公司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首席策略分析师、资深投资人、资深投行人士、大型投资机构研究人士、投资机构董事长/合伙人、资本市场资深研究人士、知名财经作家/评论员、文化学者……

  总之,作为中国财经媒体排头兵和资本市场三大报之一的证券时报财经专栏作者这一群体,基本上属于在业界具有一定话语权或影响力的人,俗称业界大佬。而笔者也有幸忝列其中。巧合的是,今年多次发表在时报投资版的文章,居然和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先生、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陈嘉禾先生(前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同框。还有一次,是2022年4月29日和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先生的专栏文章同框,当天整版专栏只有他和我的两篇文章。这可能是编辑老师的无心之举。我与管涛先生和桂浩明先生相比,那真的是菜鸟遇大佬了。

  今年上半年,由于写得相对较勤和选题较受读者关注,在时报专栏作者序列的排名也逐步提升。其中,有两篇文章曾被时报网站列为专栏头条。其中有一篇文章阅读量曾冲到了专栏的“栏目热榜”第一,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算是专栏的“榜一大哥”了。上榜文章是发表于5月18日的《香港是家族办公室的理想选地》和6月2日的《香港人的“马经”与“财经”》。

  《香港是家族办公室的理想选地》主要观点是:坚守法治及维护司法独立是香港作为繁荣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香港是中国唯一普通法司法管辖区。在《宪法》和《基本法》保障下,香港的商业法及财产法稳健可靠,并以国际标准为依归,保障参与国际商业交易的投资者能依循一套熟悉而易于掌握的法律。法律是所有财产的基础,其对于厘清产权和界限、家族财富顶层架构设计、确保家族财富安全和传承等至关重要。

  《香港人的“马经”与“财经”》则突出了知识性,很多内地读者对香港赛马会和赛马活动其实并不了解。内地传播最广泛的就是邓小平的那句“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生动地描述了香港回归后,港人在“一国两制”下能够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香港有着超过百年的赛马文化,赛马早已是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很多港人眼里“马经”并不亚于“财经”。并且,马会是香港最大的雇主之一,是全港最大的单一纳税机构。其2022—2023年度贡献的博彩税收约255亿港元,占港府总收入约4%。而且马会还是香港最大慈善和公益机构,包括香港科技大学都是马会捐建的。这些知识性的内容,也深受读者的欢迎。

  此外,还有一篇文章被放在5月27日时报头版的“导读”,这是自开栏以来首次。

  笔者之所以写专栏,一是为了保持独立思考和输出的状态;二是藉此向关心香港发展的读者传递一些信息。文章内容涉及宏观经济、财经、消费、银行、港股、美股、债券、教育、web3等。而笔者的视角,既有别于内地读者的视角,也有别于港人的视角。在此尤其感谢证券时报编辑老师们的视野和格局。同时,也要感谢读者朋友们的支持和信赖。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读者的鉴赏水平不言自明。

  开辟专栏之际,编辑孙勇先生曾说,有很多会写文章的作者,包括记者在内,并不能更深入地了解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所以写得不够深刻;而金融行业里面的人,往往又不知道该怎么写,你是两边都搭上了。不可否认的是,这得益于笔者过往的工作经历。

  如果用量化指标来衡量,截至2023年9月中旬,笔者在时报专栏作者中,被关注数(粉丝)为4.6万+,阅读量为28万+。

  我希望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在金融行业里,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在文学圈里,又说你的金融做得好。(作者系香港金融从业者)